邵春福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上的交通工程追梦者在自然的怀抱中探索未来
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上的交通工程专家,邵春福被誉为“追梦者”。他在自然的怀抱中探索未来,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东京奥运会闭幕之际,北京奥运会的回顾视频再次火遍国内网络。2008年,当时新华社报道了开幕式当天数百名国家元首、王室成员、政要齐聚一堂,204个奥林匹克会员协会运动员参加开幕式,这背后科学规划与精准计算的秘密,便是邵春福的心血结晶。
30年前,他如同高考恢复第一年的考生一样满怀激情地步入西安公路学院(今长安大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优异成绩让他有幸留日深造于日本交通工程领域最顶尖的京都大学。初到日本,他感受到了与想象完全不符的拥挤和堵塞,那些车水马龙让他晕车险些呕吐。在导师佐佐木纲面前,他坦言:“这么多车,堵得根本走不动。” 佐佐木纲预言道:“你们国家正在搞改革开放,急需交通人才。30年后,中国的交通状态就会如日本今天的交通状态一样,我们拭目以待。”
30年的时间,如同佐佐木纲所言,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道路拥堵无比,而且全国范围内都显现出了严重的问题。而邵春福对此有着坚定的信念——科技腾飞真正需要的是实打实技术,而非只写文章。他曾在技术封闭但又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中工作过,在那里他提出了成为一名普通员工这样的请求,并通过努力,最终获得了正式职位。
从1999年辞去研究职位回国至今,一路上他的选择和行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于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这一点,在制定奥运鸟巢车辆疏散方案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预计有16万人参加开幕式,同时7000辆机动车集中抵离,这种复杂程度创下了历史纪录。但凭借他的科学计算和仿真分析,最终成功将27分钟贵宾散场目标实现,无疑为这项任务树立了一座丰碑。
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把提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度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而为了推动这一目标实施,便编写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35—2050)》,其中邵春福负责第一个专题——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基础理论研究,用基础理论支撑这个宏伟蓝图。
作为带头人,他不仅教导自己团队,还毫无保留地培养其他高校学生,以传承“大爱精神”。目前全国约150所高校开设本科专业,但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对计算机和数学等知识要求较高,因此他要求本校学生选择双学位。一生的光阴,从1982年的跨入到2022年的即将退休,40年间,他感慨道,“追梦这个专业,我做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