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之首是谁葛兰张玉芳引领京剧票友盛世
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出生,张玉芳——也被称为葛兰——是家中的第十二个孩子。她的父亲曾是一名大学教授,在1949年迁往香港后转行做起了商业。幼时的葛兰就展现出了对音乐和表演艺术的浓厚兴趣,她八岁那年,就开始接受专门的钢琴和舞蹈训练。此后,她在上海的一所中学期间,开始学习声乐,并逐渐确立了成为一位优秀女高音歌唱家的梦想。在校内,她不仅活跃于学术领域,还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如演讲、歌唱、舞蹈以及戏剧表演。
1952年的春天,当著名导演卜万苍创办泰山影业公司并举办招募新人的试镜大会时,尽管还在香港读高中三年的葛兰,但她勇敢地报名参加,并以最高分获得录取资格。这段经历奠定了她的电影事业基础。她与六位女主角一起成为了“泰山七姊妹”,并受到了导演卜万苍的赏识,被推荐跟随京剧大师俞振飞、著名歌唱家黄飞然以及叶冷竹学习表演艺术及西洋声乐。
除了电影之外,葛兰也是知名的京剧票友。在章遏云摄制的京剧片《王宝钏》中,她饰演代战公主一角,而在主 演《青春儿女》片中,她还扮演昆曲《春香闹学》的角色。在1953年11月,俞振飞在皇仁书院上演《白蛇传》之一场《断桥》,特别邀请了葛兰担任青儿。
此外,由于其流利的英语能力,一九五四年,当荷李活影帝奇勒基宝(Clark Gable)来到香港拍摄电影《江湖客》(“Soldier of Fortune”)寻找会说英语的中国女艺人时,只有葛兰一人被选中。而她之后又因曼波热潮而闻名遐迩,以至于美国国家电视台(NBC)邀请她去美国进行现场直播,使得她成为第一位登上美国电视台舞台表演中国文化的人物。
随着时间推移,葛兰继续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一九六零年,服部良一为她撰写了一系列电影主题曲,而她的歌曲即使是在电台只播英文流行曲的时候,也能打入最受欢迎榜单。而另一首插曲则蝉联多周榜首,这种国际化的地位让她的名字响彻世界各地。
然而,在1961年的夏季,一张收录其十一首代表作的大碟由Capitol 唱片公司发布,即便这些都是中文作品,它们仍旧能够跨越语言界限,将 葛兰带入国际音乐圈,让她的名字闪耀得无人可及。
但作为艺术家的生活并不总是光明灿烂,有时候需要回归到平凡与私密。1970年代末期,与丈夫共同育子后,盖伦宣布退出影坛和音乐界,全心投身于家庭生活。但这份对于艺术深沉的情感永远不会消散,因为自从1971年起,她就开始系统性地研究京剧,并最终取得显著进步,最终成为了梅派的一员。此后的每一次登场,无论是在1980年代初访港时粉墨登场,或是在2002年的座谈会或其他庆典,都证明了盖伦不仅是一代传奇,更是一代先锋人物,其精神将永恒留存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