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乾隆皇帝逝世回归清朝军阀时代的自然风云

乾隆皇帝逝世回归清朝军阀时代的自然风云

我,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一个充满荣耀的朝廷。306年后,我仍然在人间留下了我的足迹。在1799年2月7日,我结束了这场名为“人生”的戏剧。

作为一位中国清朝的皇帝,我在1735至1795年的岁月里执掌大权。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本不需外夷货物,但朕体谅西洋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夷人的需求。我深知天朝法制森严,每一寸土地都开于版图,不容分割,因此英人请求赏给土地一事,我断不可行。

我是雍正皇帝第四子,也是雍正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喜爱,在雍正即位当年,就被以“秘建皇储”的方式确立为继承人。我几乎没受到挫折就登上最高宝座,也许是酿成我后来“好大喜功”的一个原因。

在内政方面,我创举不多,最大的成绩是继续施行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政策,并以个人的威望维持统治高层的稳定,使社会经济在稳定发展中达到繁荣。我最为自己引以为豪的是我的“十全武功”,我也因此自称为“十全老人”。所谓“十全武功”包括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和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实际上,对历史影响较大的只有西北方面的军事行动。

除了“十全武功”外,我时期最大的亮点就是文化上的作为了。我本身是个热心的文艺爱好者和赞助者。我本人据说作诗达四万多首,所游玩之名胜古迹常亲题诗于上。我也是一个藏书家。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或许是出自真心的热情,我在位期间组织了许多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库全书》的编撰,以及校刊重刻了《十三经》、《二十二史》、《三通》等书籍,这些都是对中国古籍文化集大成之作。此外,《红楼梦》的诞生,也增添了这个时代光彩。

然而,当我沉浸在对历代帝王比较时,认为自己无论是在得国、扩土、臣服、民庶安乐方面,都少有人能相比,即便是在位时间、年寿、子孙数目等方面自己也是数一数二。但这种自我陶醉固不可取。不过,他举的事实都还有些道理。他本身确实天生睿智,多才多艺,而且一生无数次地享受豪华庆典和巡游(其中包括孕育了无数风流传说的六下江南)等,他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集大成时期,君主程度,无论思想还是制度,都达到顶点。

当我沉浸于这样的生活中,也是我国家进入迷梦中的时候。而欧洲列强已经开始想方设法打开我们的门户,而我们则因为看似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被束缚住前进脚步。大清王朝,在我的时代开始成为腐朽落后的代名词。但由于维持领土完整以及文化上的作用(包括正负两面),尽管已成为历史背影,但仍勉强被列入排行榜中,以第100位评价。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着我们的辉煌与衰落,以及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个伟大的帝国。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袁玉三国之才文艺双馨
郑玉人物传略:字子美,徽州歙县人。元成宗大德二年出生,惠宗至正十八年逝世,享年六十一岁。自幼聪慧好学,长大后博览群书,以春秋为最精深。曾在乡间授业,其门下...
战史风云 社会经济危机下...
1925年,中国正处在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作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延续,这一年不仅见证了思想解放与政治觉醒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对传统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
战史风云 端午节的传说与...
端午节的传说与文化深度解析 从何而来? 端午节,这一充满古风韵味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华人社区中都有着广泛的庆祝活动。然而,关于端午节的...
战史风云 穿越时空的趣味...
穿越时空的趣味探索: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那些有趣故事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除了重大事件和深刻变革之外,也隐藏着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这些小插曲虽不重要,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