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史皇帝陵墓之谜 - 为何不留下永恒的纪念
当年成吉思汗临终,遵循了独特的葬礼仪式。据记载,他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秘密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掘深坑进行密葬。他的遗体安放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大树中间掏空形成的独木棺之内。
网络配图展示了整个葬礼过程的详细情况。在工作完成之后,蒙古人在地面上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随同母骆驼前来的动物会因为悲伤而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当祭祀人员带着这头母骆驼再次来到这里,将其牵向杀死小骆驼的地方,母骆驼便会流泪。这一奇异的情景使得前来祭祀的人能够准确找到墓葬地点。
元朝建立之前,蒙古人的丧葬习俗具有鲜明的特色,即薄葬简丧。这与他们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简单实用的特点相符合。在战争年代尤其如此,那时候一切都变得极为简洁和基本。
然而,当忽必烈建立起元朝并实施汉法后,这种习惯开始受到汉族丧葬文化的影响。他采用了棺木入殓,但所用的棺木与汉人不同。一旦死亡发生,一块棺木被另加另一块合并,再用铁条钉合成一根圆形木材。即便成为中原地区统治者,蒙古人的入殓习惯依然保持简朴,不愿意过度奢侈。一切随身物品也只限于生前的喜好,如弓箭、刀剑等武器。
由于元朝对汉族官员持有排斥态度,因此汉人史官们根本无法记录皇帝去世后的具体情况,这也是解释其中最大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