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端午节的来历与白痴皇帝的故事
在我看来,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擅长运用权谋的智慧,但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却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简单人。朝廷中人对此忧心忡忡,因为如果晋武帝一旦去世,让这个无知之子继承皇位,不知道会带来怎样的混乱。
有些大臣想要劝说晋武帝另立太子,但他们不敢明言。一天,在举行宴会时,大臣卫瓘假装酒醉,倒在了晋武帝的御座前,用手抚摸着座位,含糊地说道:“这座椅子真是可惜啊!”
晋武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但装作未闻,说:“你在胡说八道,是喝醉了吧?”随后吩咐侍从把卫瓘扶起来送走。自那以后,没有人再向晋武帝提起这个问题。
尽管如此,晋武帝还是犹豫不决。他想试试儿子的程度到底有多低。在一次,他特意给太子送去了一份文书,其中提出几件公事,让他处理。
太子的妻子贾妃是一个机灵的人,她见到这份文书,就连忙请来了宫里的老师,让他代替太子做出答案。那位老师很有学问,他写出了一个卷面答卷,全是引经据典的回答。但是旁边的一个稍懂文墨的太监提醒她,这样可能会让皇上怀疑,因此建议贾妃让另外一个人重新写一份更简单一些的答卷,这样就不会引起怀疑。贾妃同意了,他们就这样操作了一番。
当这些答卷交给了晋武帝时,他看到虽然内容粗浅但总算能够回答问题,所以认为他的儿子的脑袋还算清楚。人们常说,“癞痢头儿子的好,将就也将就过去。”意思就是,即便家里有个傻瓜,也能接受,因为毕竟这是自己的亲生孩子。
到了290年,病重中的晋武帝选择杨骏辅佐自己,而不是任命真正合适的人选。当他临死前,只剩下杨骏一人陪伴,一切遗诏都被伪造成只有杨骏辅政。这导致三十岁左右且能力尚可的司马衷登基成为“白痴皇帝”——惠帝。但惠帝并没有实际掌控国家的事务,而是在宫廷内闹出些笑话和奇观:
有一次,他带领一批宫女,在御花园玩耍,那时正值初夏季节,当池塘边草丛间传来叫声时,惠帝询问身边侍从:“这些小东西叫的是为官家还是为私人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个机灵的大臣平淡地说:“若在官地,则为官家;若在私地,则为私家。”惠帝始终难以理解这一点,不过似乎也没办法强求别人的聪明才智。
而当灾荒频发,每逢地方上饿死老百姓的事情报告朝廷时,惠帝始以为为什么有人会因饥饿而死亡,便提出解决方案:“为什么不让他们多吃些肉粥?”大臣们听闻此言,无奈之下只能目瞪口呆。而西晋的一代白痴皇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周围野心家的阴谋活动继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