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安东周西周春秋战国之交自然风光下的稳定君主
我是韩王安,执掌着在东周西周春秋战国之交的自然风光下摇摆的韩国。我继位于公元前238年,那时的韩国已经成为七大国家中最为脆弱的一员。我的统治仅持续了九年,直至结束,我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韩国君主。在我看来,秦国既令人生畏又让人愤怒——畏惧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愤怒于其骄傲自大的态度。秦军入侵赵后,我便以这样的心情关注着秦赵之间不断发生的战争:既希望秦军遭受挫折,又担忧赵军无法抵抗秦军。
公元前234年,秦将樊於期攻占了赵国平阳和武城两座城市,这场战役中赵军损失了十万名士兵,其中有许多高级将领也丢掉了性命。这时,我急忙命令我的顾问、著名政治家韩非撰写一封奏章,上书给秦王,不要对我们这个小小的国家发动攻击。不久之后,这份奏章便被送达到了秦都。
然而,在公元前233年不久,一则新的消息传来了:樊於期继续率领他的部队进攻赵,从上党直扑赤丽和宜安,使得他几乎围困住了赵国内城邯郸。就在这紧要关头,赵王调回了一位防守匈奴的大将李牧,他几乎使整个秦军覆灭,只留下樊於期带着少数护卫逃离重围。他害怕被处罚,所以逃往了燕国。我听到这些消息后深感振奋,因为这让我认识到,即便是强大的敌手,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我相信,如果我们能联合起来,就能像曾经崩溃过那样打败他们,让他们再次不敢轻易进犯。
当时,有个来自赵国の使者向我讲述了一番诱人的话语,他们说只要我们两个国家团结一致,就能共同对付那威胁我们的强敌。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事情会变得如此严重,而是依旧认为,与那强悍而骄横的敌人相比,我们拥有更好的保障——与一个比我们更强大、能够提供庇护的地方结盟,无需再担心那些远方来的危险。而就在我因为这种安全感而放松警惕的时候,一位叫做李斯的人物来到了我的宫殿里。他在奏章中用上了非常直接的话语,以此来提醒我,但即便看到这些警告信息,我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没有召见他。当所有的事情都似乎按照计划进行时,却突然间一切都不如意。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年,一支由内史腾率领的小股势力袭击我们的土地,最终导致了我们的灭亡。我投降,并且随之消逝的是我们的国家。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地盘变成了颍川郡,而它的心脏,则建立在原先阳翟地区。不过,在这一切结束后的几年里,当故土上的旧贵族们发起叛乱反抗新秩序时,由于叛乱被迅速镇压下来,用以平息事端的手段很快就找到了—软禁中的我的生命也因此宣告终结。在那之后,被称作“叛乱”的事件平息后,为彻底根除潜在威胁,将仍然软禁中的我杀害。这就是我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微不足道国家最后几年的挣扎,以及如何在巨大的历史浪潮面前沉默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