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鲍防国学班在社会中传承古韵

鲍防国学班在社会中传承古韵

我,鲍防(722-790),一位唐代的诗人。我的字是子慎,我出生于襄阳(现在的湖北襄樊)。在天宝十二年的岁月里,我荣登进士榜,成为了一名文官。我被授予太子正字的职务,然后又担任了浙东节度使薛兼训的从事。在大历初年,我进入朝廷,为职方员外郎工作。不久之后,我升迁为河东节度使。在德宗朝时,我历任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以及礼部侍郎和京兆尹等职务,最终以工部尚书的身份退休。在浙东期间,与严维等人共同编纂《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并与谢良辅并称“鲍谢”。

我深爱辞章之道,对学问有着坚定的志向。我曾经担任过太原尹和河东节度使,在当地的人们中享有一定的声誉,被皇帝特意画像,悬挂在殿堂之上。此外,还曾经负责福建和江西的地方行政管理。

然而,当国家发生动荡时,我随同宫廷搬至奉天,并被授予礼部侍郎及封号东海公。当贞元元年来临时,一次策略考试选拔人才,其中包括穆质和柳公绰,他们都能获得高位,这让我深受赞扬。由于那一年国家遭遇旱灾,我们有人提议免除三公,但弘羊却遭到烹刑,而独孤愐则想要下令按法治罪。但是我不同意,说:“如果让皇上知道这些不为人知的事,不也是好事吗?”最终,这个策略得到了认可,将穆质置于高位。皇帝看后非常欣赏这个策略给我加以嘉奖,再次委托我担任工部尚书,直到去世。

除了作为诗人的成就以外,我对诗歌也有着极高的追求,无论是感触还是发言,都能切实地反映社会现象,从而成为推动国学发展的一股力量。我与谢良弼是诗友,也常被称作“鲍、谢”,留下了一些作品,现在还流传下来。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什么是身怀六甲...
“六甲”指“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源自天干地支。我国古代实行干支纪年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战史风云 中华古代神话故...
在周成王、周康王的统治时期,周朝政治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奴隶主贵族加剧剥削和不断的战争,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为了缓解民怨,周穆王制订了三千条刑法...
战史风云 历史故事-时光...
时光回响:唐朝诗人杜甫的忧国之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尤其是...
战史风云 黄梅戏天仙配选...
陈儒天,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从1962年在安庆戏校毕业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自己的艺术征程。他先后在安庆黄梅戏剧团青年队、黄梅戏一团和地区黄梅戏剧团工作至今,...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