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黄公望的山水之美
黄公望,元代的杰出画家、书法家,被尊为元四家之一。他的姓氏从陆变成了黄,是因为他在年幼时被永嘉人黄乐收养,并改姓换名。他字子久,号一峰,有“大痴道人”等别称。据说,当黄乐看到小黄公望聪明伶俐,就高兴地说:“真像一个久经岁月的老人!”因此,小男孩便被取名为“公望”,而字则是“子久”。关于他的名字和字有着趣味十足的故事。
少年时期,尽管生活困顿,但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在受命做官后,他因政治原因遭到了牵连,被关进了监狱。在刑满释放后,他选择隐居江湖,并加入了全真道教。除了书法之外,他还精通诗词和散曲,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直到50岁左右,他才开始专心于山水画。
在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和李成等多位先辈之后,晚年的黄公望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常携带纸笔,以草籀笔法描绘虞山、三泖、大九峰和富春江等地的壮丽景色。他以水墨或浅绛两种技巧来表达不同的风貌,其作品简约而远观之下又充满意境,风格苍劲高旷,与众不同。
至今,我们仍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深深的热爱与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