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安维峻吗
海峡两岸安维峻的故事,你知道吗?他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谏官,字晓峰,号盘阿道人。出生于甘肃秦安县,1854年至1925年之间,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激情和牺牲。
在光绪六年的科举考试中,安维峻以二十二岁的年龄中举人,这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一个显赫的成就。他后来又考取庚辰科士,并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然而,他一生的气质清廉,不阿权贵,不结朋党,使得他的仕途并不顺畅。
直到光绪十九年,他才被调任为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在这个位置上,他见证了甲午战争前夕的分歧和危机。当时慈禧太后主张和平,而光绪皇帝则支持战争。面对国家民族危亡,安维峻不顾个人安全,上疏六十五次,其中有六十三次直接呈奏给皇帝。他对李鸿章等人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抨击,最著名的是《请诛李鸿章疏》。
由于他的言论触犯了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他们指控他犯有“妄言”罪。虽然光绪皇帝试图营救他,但最终还是被革职发往军台赎罪。这一事件震惊朝野,被誉为“西后剪除皇上羽翼第一事也”。
尽管遭受打击,但安维峻并未放弃。他在五年的访戍生活中继续关注国家大事,一片赤诚报国之心。不久之后,他完成了一部研究甘肃历史的大作《甘肃新通志》,并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等职务。
晚年回乡,在家从事农业耕作和著述,最终在1925年的家乡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他的名字至今仍然被人们铭记,为那些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人们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