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桓公东周西周春秋战国风云人物
秦桓公——背盟与翟族联合伐晋,遭诸侯联军追击
秦桓公统治了大约二十八年,从公元前604年到公元前577年。《史记·秦本纪》记载,在他第十九年的第二十三年(即公元前581年),秦桓公与晋厉公在黄河边缘结为同盟,但不久后,秦国违反了这项盟约,与翟族共同策划进攻晋国。在他的第二十一年的第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79年),当晋国派遣大夫魏相前往宣布断绝关系时,秦桓公开然违背承诺,与翟族一同发动攻击。然而,这次战争最终导致了秦军的失败,他们不得不仓皇逃跑,而被迫撤退至泾阳,被诸侯联军紧随其后追击。直到他们返回原地才停止。
据《左传·春秋十五载》所述,当时魏武子魏犨有一个宠爱的妾室却没有生育儿女。当魏武子病重时,他命令他的儿子魏颗将这个妾室嫁给其他人,并在自己去世之后,让她殉葬。最后,魏颗按照父亲的遗嘱,将妾室嫁出去,并解释说:“这是从父亲清醒的时候所下的决断。”一年后的七月初六,也就是在他继位后的第三十六个月里,秦桓 公率领部队对抗晋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的一处名叫辅氏的地方展开激烈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晋将魏颗与杜回交手,不料杜回竟然被一个老人用草编成的绳索套住,最终摔倒在地,被俘。此战使得魏颗获得胜利。
后来,有传言说,当夜梦境中,那位老人的灵魂出现在魏颗面前。他告诉那位将领,他其实是那个未能如愿完成婚姻且未能殉葬的女子父母的大人们。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这则故事源自“结草衔环”的典故,其中包含了一段关于草编绳子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