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弄璋之喜又是什么与重男轻女有何关联在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中我们能否找到答案呢
在当今社会,人们庆祝新生儿的到来,其中一些朋友会以“弄璋之喜”来表达对男孩的祝贺。那么,为什么会用这个词呢?
“弄璋”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对于男孩的称呼。在周代诗歌中就有所见。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将玉器——即璋——作为玩具给孩子玩,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称呼演变成生下男婴被视为“弄璋之喜”,而女婴则被视为“弄瓦之喜”。这种区分直接反映了古代重男轻女的情态。
在《诗经·斯干》中,有这样的记载:“寝床弄璋、寝地弄瓦。”这一区别虽然随着时代流转,但其本质仍旧存在。有些地区对于男孩的出生会特别庆祝,而对于女孩,则相对平淡。这一点曾经引起鲁迅先生批判。他指出,在传统文化中,如果是一个家庭欢迎一个新的宝贝,那么如果是儿子,他们就会将他放在舒适的地上,用玉玩耍;但如果是个女儿,她们只能丢在地上,让她像纺砖一样忙碌。
《诗经》中的描述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见,因为那时瓦实际上是一种用于纺织机上的工具,女性主要从事纺织工作。而后人却误解了这首诗真正意图,即将生的孩子放在床上穿好衣服让他们玩玉片(即“弄璋”);而女子则被扔在地上只给她们一块瓦片做些事情(即“弄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