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名人排行榜盗跖智者之巅()
盗跖——古代第一大盗,智者之巅
人物生平
《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中记载,跖是鲁国大夫展禽(柳下惠)的弟弟,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他的行为极尽放纵和暴虐之举,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道家绝圣弃智、保身全命的理念。
主流史观将他视为春秋时期奴隶起义军领袖,因不满奴隶遭受贵族压迫,他组成九千人的义军,对当时的诸侯国造成沉重打击,有助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
社会评价
由于盗跖及其部下喜好“取人妇女”,华北地区信奉他为娼妓守护神,并尊之为“白眉神”。《斩鬼传》中提到,当年老亡八说是柳盗跖,因此人们相信他拥有超自然力量。在另一方面,《荀子·不苟》则认为尽管名声如日月,但君子并不尊崇那些非礼义之中的事物。而《史记·伯夷列传》则批评他的暴戾恣睢,最终以寿终,这让人们对他的德行产生疑问。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区分了舜与跖之间的差异,将善良的人比喻成鸡鸣而起,为善,而将追求利益的人比喻成鸡鸣而起,为恶。至于汉书中的描述,则形容那些追求权力的豪门世家,如姚氏、诸杜等,与盗跖并称,他们只不过是乡间的小小哗众所羞。
文学杜撰
庄子的寓言之一讲述了孔子与颜回前往见盗跖的情景,在那里他们听到关于公孙龙的事迹。这一故事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颜回和公孙龙相对于时间上的矛盾,以及后来这一篇被认为是在西汉时期伪造并窜入杂篇之中的情节。这使得人们对盗跖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存有怀疑,同时也证实了关于他的传说早已广泛流传,而庄子的作品正是在这些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