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英杰云集盗跖奸雄独行策马横行
盗跖——古代第一大盗,人物生平
《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记载了跖为鲁国大夫展禽(柳下惠)之弟的故事,他拥有九千人的军队,横行天下,侵掠诸侯国,将人牛马强取,并夺走妇女。他的行为无视亲情、父母兄弟和先祖祭祀,无惧于法律与道德规范。这种形象在《庄子》中被赋予了一种反叛和挑战传统社会秩序的特点。
然而,在主流史观中,盗跖被塑造为春秋时期奴隶起义军领袖,他因对奴隶制度不满而发起起义,最终导致其转变成为封建制。这一历史角色在华北地区甚至被信奉为娼妓的守护神,被尊称为“白眉神”。
历史评价方面,《荀子·不苟》将他比作日月,而《史记·伯夷列传》则批评了他的暴行。《孟子·尽心上》则以善恶相区分来区分舜与跖。而《汉书·游侠传第六十二》的描述则更加广泛地将他并入民间英雄范畴。
文学作品如《窦娥冤》通过曲牌滚绣球中的歌词表达了对这类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于正义与邪恶之间矛盾的问题探讨。
关于盗跖是否真实存在,这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有些认为他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他的故事却早已深入人心。在庄子的笔下,他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人物,用来探讨绝圣弃智、保身全命的理念,以及讽刺当时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