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中国历史上十大天才文人中的自然之杰
我,许衡,在金末元初的时代里,以我的理学和教育之才名闻遐迩。我的出生于1209年5月8日,当时正是宋宁宗嘉定二年的四月初三。我出生在新郑县城西阳缓里,那里的自然风光如画,但我命运多舛,曾因战乱不得不随家人搬到新郑。
我的家族世代务农,但自小我就对学习充满了热情,我天资聪颖,从七岁开始便入学求学。在那个年代,科举考试是通往仕途的唯一道路,但我并非只为此而读书,而是我渴望深入了解知识的本质,每次老师讲书,我都会追问到底。
尽管家中贫穷,我仍旧通过借阅和抄写书籍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一个算命先生那里偶然发现一部解释《书经》的书后,我又花时间去手抄回来细读,这种坚持让我得以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也能保持学习不懈。
1233年,当蒙古兵临新郑时,我与众人一起逃难到了河南洛阳,并继续在河、洛之间流浪,不断地寻找新的学习机会。期间,我还得到了程颐、程颢及朱熹等大师们著作的大量阅读,从中获益匪浅。
后来我移居辉县附近的一个山头——苏门山,与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探讨各种学问,我们的话题涉及从经传到子史,再到礼乐、名物、星历、兵刑乃至食货和水利等无所不包。我始终认为,“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己之力去维护这一秩序,无论身处何地,都要践行这一信念。
1254年,当忽必烈受封于秦中时,他召请我担任京兆提学官,这是我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京兆地区广建学校,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段经历对于推动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即使当忽必烈南征时返回怀庆,也没有停止过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