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战明朝的汉唐梦碎是在哪儿
趣味历史看不停,关于明朝、汉、唐的故事历史随心看小编来分享一波,希望大家喜欢!关于明朝的疆域,《明史》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明史·成祖本纪》记载了明朝巅峰时期的版图:“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根据谭其骧的地图来看,明朝巅峰时期的版图确实比汉朝要大很多,但是远远达不到唐朝版图的规模。那么古人为何认为明朝的版图要大于汉唐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古人认识的疆域到达是包括哪些地区。根据历代史书对各自朝代的地理志来看,古人认为的一般就是行政管辖的地方。
《旧唐书》也记载:“武帝斥越攘胡,土宇弥广。”哀平之季,“凡郡国百县干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而诸郡置十三部刺史分统之”。谓司隶、并、荆、兗、豫、扬、冀、高阳等十三州。
西漢十三州
《旧唐书》记载的是:
“武帝斥越攘胡,其地皆开塞边,以功封王公,以赏赐士民。”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人眼中,不仅仅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家范围,还包括了一些被视为附属或半附属状态的小型政权和民族区域。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将这些外围地区加上,那么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他们所说的“疆域”更加宽广,因为这些外围地区未必能够完全控制,只能称作有影响力或者有领地管理权限。但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地方就真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有效管辖区内,而只是作为一种政治上的象征性存在。在历史学术研究中,对于这种情况通常会用一些特别说明,比如说“羁縻都督府”、“安南行省”等词汇,用以表达出这种复杂的情况。
综上所述,从现代人的角度来分析,当时人们对于自己所处帝国范围大小以及对周边世界态度和能力认知可能过于乐观,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学者会有不同的解读。而且,由于当时信息传播不便,一些地方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在官方文件中的描述往往会有一定的夸张性或偏差。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不能简单直接拿这类材料去做严格意义上的统计和比较,但可以通过它们提供的一系列信息去构建一个更全面的历史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