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大理凯旋而归元朝军事与战争的胜利之歌
忽必烈受命于宪宗二年(1252年),领兵远征大理,展开了其在漠南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作为蒙古帝国的将帅,他承担了经略南部中国的重任,并在江淮与四川等地遭遇顽强抵抗。在西南边陲,阔端大王对叶着所率军队不断告捷,使得蒙古军势力逐渐扩张。远征大理不仅是攻取长江中游地区的一部分,也是与征服吐蕃相辅相成的战略计划之一。此时,大理国因国君段兴智孱弱、国势衰落,为蒙古军提供了发动战争的良机。
当夜,忽必烈宴请诸位将领,就席间有侍臣提及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庸未杀一人之事,忽必烈激昂地宣布:我能做到这一点。我能做到!随即,在七月,大军从漠北出发,以兀良合台为总指挥,而忽必烈则负责统辖全局。十万人的云南大军主要由兀良合台部下、诸王抄合和也只烈所部组成,还包括汉军及各路侍从。
途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一路曲折跋涉,其中包括忽必烈亲自背负行进。这一胜利使得云南省被纳入元朝版图,加强了多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来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对于忽必烈个人来说,这也是他争夺汗位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曾说:“昔日从太祖饮水黑河者至今泽及其子孙,其从征大理者亦朕之黑河也,安可不录其劳?”最终,在1304年,他还命令在苍山崖上镌刻“平云南碑”,纪念半个世纪前那场伟大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