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苏少卿京剧票友又何尝不是京剧史论研究的专家他探索的正是那些中国京剧四大名旦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苏少卿京剧票友又何尝不是京剧史论研究的专家他探索的正是那些中国京剧四大名旦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苏少卿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后,即被聘为徐州第一小学教师。不久,他辞职赴北京学唱京剧,父母力劝不从,断其经济来源,幸得教师王玉芳和书法家张伯英资助。

三年学业完成,却因身高1.80米,衣帽皆不合身,未能正式登台演唱。1927年,再度去上海,任职于高亭唱片公司。他来往于上海、北平、天津之间,为录制唱片、主持票房、进行演出活动。此后的数十年间,为申报》、《文汇报》、《戏剧月刊(大东版)》等报刊撰写戏剧评论、考证、梨园掌故等方面文章。

1932年,他得到了家庭工业社的资助,并创办了“无敌播室”。在李树德堂电台每晚黄金时间播出三四个小时自教老生戏兼播讲剧坛评论、梨园掌故等,并于每周末邀请名伶名票会唱开电台教戏及伶票会唱特别节目之先声。此后20余年始终在沪各电台继续播音。其间还出版了《戏剧月刊》十数期,并先后在俭德会、港务局、高桥大学交通大学等单位的业余京剧组织担任指导。

同时,还自办票房,一为“国劇研究會”、“蘇聲社”。每日有數10人参加,其中程砚秋杨宝忠亦经常亲临登场,此举一至1965年的他离开上海。这段时期中,他秉性坦荡淡泊名利,其祖業所遺蘇華旅館竟不知有幾間屋,一生不事置業,而酷愛古玩旧書,每日必夜讀。在此期间编著《大戲考》(大聲第—版)、《袖珍戲考》、《戲劇月刊》等书刊。他倾毕生之力传播普及戏曲艺术特別是京劇艺术。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古代英豪之谜一...
古代英豪之谜:一位英雄的真实面目在历史长河中究竟如何被刻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生出了无数栩栩如生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叙述,而是深藏着...
战史风云 科学怪人的悲剧生涯
在一片宁静的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弗兰肯斯坦的小男孩。他总是好奇万象,对于自然科学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有一天,他读到了关于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创造生命的...
战史风云 建国后不能说的...
在古代,天灾人祸频发时,贫穷的家庭为了生存,不惜将子女卖作丫鬟或仆役。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因为生产力低下和土地兼并严重,使得农民们在遭遇自然灾害或战乱时难以...
战史风云 中国近代史经典...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 在中国近代史经典历史故事中,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是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们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也为中国人民争取...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