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暗恋孙志宏京剧票友互为影子
在天津港务局工作的父亲,自幼便钟情于胡琴的旋律。家中常有票友到访,12岁时,父亲请来孟昭霖教授孙志宏演唱技巧。孟昭霖教导孙志宏,要避免“包音”的拙劣表现,让行腔更加紧凑,不要脱离剧情和人物,为表演而非仅为取宠。他还强调了节奏感的重要性,即所谓的“一块板”,要求紧凑且精准。
随着年龄增长,18岁时孙志宏拜师周福隽。在当时已是71岁高龄的周福隽身边,他担任民间组织“余叔岩研究会”的会长。余叔岩著名的“十八张半”艺术形式,对孙志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自信能够模仿得很好,并在与周福隽对比后发现自己还有很远要走。周福隽提出,要真正掌握余派技艺必须进行彻底改变,将其他所有知识抛弃。他用坐标图来解释唱腔,每个字都绘制出详细的小节线和音高,以此分析每个字的情景。
经过6年的苦学,直到周福隽去世,孙志宏学习了《乌盆记》、《战太平》、《失空斩》、《打棍出箱》等12部戏曲。此后,在2000年,他通过人脉介绍成为杨乃彭门下的弟子。在杨乃彭指导下,他学习了《坐宫》、《碰碑》的精髓。这段经历让他的艺术水平再次提升,为他未来的京剧演员生涯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