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宏京剧票友京剧现代戏经典唱段100首书籍
从小,孙志宏就被父亲的胡琴声所吸引,在家中成长的票房环境中,他耳濡目染,自幼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12岁时,父亲请来了著名的吊嗓艺术家孟昭霖来指导他。孟昭霖教导孙志宏,老生唱腔要吐字清晰,不容许“包音”,行腔不能拖泥带水,要紧扣剧情和人物,为戏而唱,不为观众取悦。此外,对于节奏,也要掌握学余派、杨派等不同风格的节奏,使其更加紧凑,“一块板”般精炼。当孙志宏18岁时,他拜师周福隽,这位71岁高龄的老师是民间组织“余叔岩研究会”的会长。在学习过程中,孙志宏模仿余叔岩的“十八张半”,但直到进入周福隽门下,他才真正开始学习这门艺术。周福隽严厉地指出,每个字都需要重新学习,不可照搬其他人的表演。他用坐标图来教授唱腔,以横轴表示小节线,竖轴表示音高,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坐标点。
通过这样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分析每个字,每个动作,每一个细微之处。孙志宏在这里学习了6年,最终掌握了《乌盆记》、《战太平》、《失空斩》、《打棍出箱》等12部戏曲作品。当2000年他的老师杨乃彭接受他为徒弟后,他又进一步学习了《坐宫》、《碰碑》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孙志宏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颗对于京剧艺术深刻理解和尊重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