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中的角色
曹松,唐代晚期的诗人,以字梦徵闻名。出生于舒州(今安徽桐城或潜山),但他的生卒年份不为人知。在避乱期间,他曾居住在洪都西山,并后来依靠建州刺史李频寻求庇护。李频去世后,曹松流浪江湖,无所归宿。直到光化四年(901年)他以70岁高龄考取进士,获授校书郎一职,最终因病逝世。
曹松的诗作受贾岛苦吟的影响,他自称“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展现了他对词汇精炼和句式优美的追求。他擅长五言律诗,创作风格深邃而又清苦,有点接近贾岛,但没有流于怪僻。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如“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体现了他的这种独特风格。
尽管题材狭窄,大多集中在叹老、离情等方面,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多,但《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却广为传颂。这位诗人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晚唐时期,他经历了无数战乱,只能不断地逃亡以躲避灾难。
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但根据清代《一统志》的记载,他是舒州人,而其他资料中也提到了潜山这个可能地点。不过,这种混淆并不奇怪,因为历史上桐城和潜山都是舒州的一部分。而现在,我们应该遵循历史记载来确定其籍贯,就像对于其他人物一样,不应随意改变其出身地,如同对待朱光潜这样的学者,其确切出身也不应轻易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