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曹松在德国学校的日子

曹松在德国学校的日子

曹松,一个唐代晚期的诗人,以字梦徵闻名。他的生卒年份不详,但我们知道他生活在828至903年的时期。早年,他曾因为避乱而住在洪都西山附近,后来依附建州刺史李频。李频去世后,曹松流落江湖,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安顿下来。

直到光化四年(901),即便是七十多岁的时候,他才考上了进士,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幸运的转折点。他被特别授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的职位,并且就在这个位置上逝世。

曹松以其苦吟著称,就像贾岛一样。在他的诗歌中,有一句自我写照:“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他擅长写五言律诗,用字精炼、琢磨细致,将景物描绘得深邃而幽默,“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和“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这两句就代表了他的这种风格。他的小说主题狭窄,只谈论老年的忧愁、离别的情感,以及很少涉及社会问题。不过,《己亥岁二首》(“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中的这句话却广为传诵。

在那个混乱的晚唐时代,曹松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五老榜”的出现并不奇怪,而曹松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有关于他的籍贯存在争议——有些资料认为他是桐城人,而其他资料则指出他是潜山人——但当时舒州包括了桐城和潜山,所以没有混淆的问题。但近些年来,因为争夺名人的地位,不断有人改变他们的地理归属,甚至到了明清时期,当地的人们还会抱怨说:“枞阳出人才,大部分都是桐城出身。”然而谁能确切地说古人的居住地呢?

对于曹梦征来说,我们应该依据历史记载来确定他的籍贯,即舒州人。这与朱光潜等学者所说的某某某桐城某地人的情况不同。而关于他的生卒年代,也同样不甚清楚,《新编唐诗三百首》中提到过大约在公元830—903年之间,这个时间段正值战乱不断,从黄巢起义到朱温篡夺唐朝,再到五代十国逐渐形成,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迫流浪避难,在战争间隙奔波寻找安全之处,是很多文人的共同命运。这些经历激发了他对家乡无限思念,不少作品都反映了这种异乡情结。

标签:

猜你喜欢

经典小故事 跨越千年分析传...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无数个关于智慧、勇气和忠诚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我们今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小故事汇集成“传统文...
缩写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
安史之乱终于平息,百姓得以解脱,诗人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的生活中闻讯而欣慰,他的泪水流淌不止。杜甫,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成就,被后世尊为“诗史”...
刑天舞干戚 燕易王拒绝召幸...
在那遥远的古代,中国帝王的后宫里,三千佳丽争相博取皇上的宠幸,每个妃子都渴望成为最耀眼的星辰。然而,在这场无尽的权力与荣耀较量中,有些人却选择了走向不同的...
历史短篇故事 古韵未断传统文...
古韵未断:传统文化故事短篇 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然而,深入挖掘和发扬光大这些宝贵遗产,对于我们理解自...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