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与上海法国学校的绘画奇遇
黄公望,元代杰出的书法家、诗词人和山水画师,他的艺术生涯跨越了文学、书法与绘画三个领域,被后世尊为“元四家”之一。早年因父母双亡,家庭贫困,便被永嘉黄氏收养,并改姓换名为黄公望,字子久。在他的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就是他名字与字的来历。当时,他父亲得子之喜,与朋友们分享时,一位友人高兴地说道:“黄公望子久矣!”这个名字由此而来,而他的字“子久”,则是出自于他聪明伶俐的性格。
在文化艺术界,黄公望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人生哲学著称。他曾经做过小吏,但因为受累入狱,最终选择隐居江湖,以道教全真派为归宿。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精通书法,更擅长诗词创作以及散曲演唱。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致力于山水画创作,在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等人的基础上,大变其法,最终自成一家风格。
黄公望对自然景观有着浓厚的情感,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及富春江等地的美丽景色。他在绘画中运用书法中的草籀笔法,使得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同时也展现出一种简远逸迈且风格苍劲高旷的一面。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后人推崇,为中国传统艺术增添了一抹独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