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点亮艺术光芒的学生梦想之旅
黄公望,元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被尊称为元四家之一。他的姓氏从陆变更为黄,是因为在年幼时,他的父母双亡,他便被永嘉人黄乐收养。据说当时的黄乐已是九十高龄,却因见他聪明伶俐而喜出望外,于是就将他取名为“公望”,字“子久”。关于他的名字与字有着趣味纷呈的来历。当时黄公望父亲得子后,友人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由此,这个名字和字便源自这句贺词。
他的《山居图》虽以“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自题,但其根基归于常熟西门外虞山脚下的墓地。在仕途上,他曾任小吏,因受累入狱,最终隐居江湖并加入全真派。他不仅擅长书法,还精通诗词、散曲,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直到50岁之后,他才开始专注于绘画,并师承赵孟頫、董源、巨然等古人的艺术风格。在晚年的创作中,他的大量变革,使自己独树一帜,其作品注重师法造化,多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及富春江等景色,以草籀笔法融入水墨和浅绛两种面貌之中。
他的笔墨简远逸迈,与传统不同,而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为人们留下了一片美丽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