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名人故事及评价钟子期公元前387公元前299
钟子期:高山流水中的知音相遇
钟子期,公元前387年至公元前299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的一位樵夫。他以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形象闻名于世。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偶然听到,并赞叹:“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两人因兴趣相投而成为至交。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便终身不再弹琴。
在春秋时代,有一位音乐家名叫伯牙,他天资聪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伯牙拜了当时声名显赫的琴师成连为师,一直学习三年,其琴艺大增。但是,伯牙常感自己还未达到艺术境界。成连察觉他的心思,便指引他前往东海的一个岛屿,与一代宗师方子春深造。
他们准备充足粮食,再次启程。一日抵达蓬莱山后,成连让伯牙稍待,然后独自前往接老师,但最终未能归来。多日不见成连踪迹,伯雅伤心之余,又触景生情,用心提笔,以忧愁之情赋诗。在这之后,由于曲中蕴含的情感与自然景致相融合,使得他的琴艺更加精湛。这段经历对俞伯牙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人生旅程,让他在孤岛上的寂静与自然间悟出艺术的真谛,从而创作出了传唱千古的作品。不过,他真正理解并欣赏他的音乐的人却寥寥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