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名人耿国陕西的智慧星辰
耿国(?~58年),字叔虑,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耿况第三子。建武四年(28),奉父命入朝,光武帝当即任命为黄门侍郎、给事中,因善于迎合皇上的心意,得到赏识,被提升为射声校尉。建武七年(31),废此官职,将其改任驸马都尉。在父亲耿况去世后,他本应继承爵位,但他上疏光武帝,以父亲生前最喜爱小儿子耿霸为由,不愿袭封,而是自请辞让。他在担任顿丘、阳翟、上蔡等县令期间,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治理能力,为下属所称赞,并因此而升迁为五官中郎将。此时期,乌桓、鲜卑等族受匈奴控制,不断侵扰边境。耿国以其深谋远虑和精湛的策略多次向光武帝提出对抗策略,被高度评价并深受信赖。
建武二十四年(48)春季,由于匈奴右薁鞬日逐王比因受到单于排斥与猜疑,便在八个部族首领的支持下宣布独立成呼韩邪单于(史称南单于)。尽管力量弱小,却希望通过归附东汉政府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带领部众至五原塞上表愿意永世臣服。然而,大臣们普遍认为正值天下太平之际,国库空虚,对匈奴真实情况难以判断,所以不宜轻易答应他的请求。相反 耿国却主张接受这一请求,因为这样可以“使得东方抵御鲜卑,北方防御匈奴,使四夷震慑,让边境地区无需再担忧外患,也是实现万世安宁的一条路线”。光武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随着此举,从此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其实力大幅减弱,而乌桓和鲜卑等族则各自拥兵自守,无力再次侵扰边郡。这一措施初步解除了对东汉北疆安全造成威胁的外侮。在建武二十七年(51)时期,他被任命为大司农,并提出了设立度辽将军及左右校尉以及屯驻五原之议,以防止边民逃亡或少数民族归附者再次背叛。此后,在他逝世之后,汉明帝依照他的计划设立了度辽将军及左右校尉等职务,这些措施对于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