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海燕老版朝阳沟全部唱段在社会的舞台上回响
在河南省近二百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有一个成立于1999年的民营剧团,八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和江苏广大城乡,演出2500多场;八年来,他们由最初只能演出四五个剧目,到现在能演出20台不重样的大戏;八年来,他们从建团之初只有十几个戏箱的物资,发展到现在拥有90多个戏箱的演出装备;八年来,他们还清了筹建剧团时的数十万元借款,而且有了资金积累;八年来,他们在曾经演出的地方留下了很好的声誉,有些台口已经成为他们经常演出的基地……这个剧团,就是以青年表演艺术家索海燕为团长的河南海燕豫剧团。担任外交事务团长的是她的丈夫冯顺英。
自幼就是小戏迷
索海燕(图)是河北省磁县人,生于1967年。此地临近河南安阳,生活习惯同于豫北,老百姓爱看豫剧。索海燕自幼就是一个小戏迷,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就站在电线杆旁边听广播中的戏曲节目,全神贯注,如痴如迷,不忘吃饭。她1976年的高中毕业考入了当地的一所专业学校,那里的老师们都是来自各大剧院退休的老艺人,对学生要求严格。在这种氛围中,她练就了扎实的文武双全基础。
1981年,她和冯顺英从学校毕业后,一起被分配到了磁县豫剧团当员工。1985年,一起调到邯郸市东风剧团。1992年,一起以尖子人才调到济源市豫剧團。1999年,他们又一起辞职,从济源市豫劇團组建了自己的民营劇團——海燕豉劇團。这段时间里,这对夫妻经历了一番艰辛,但他们相濡以沫,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有幸拜师常香玉
自10岁开始,她一直等待见到自己崇敬的人才常香玉,最终在“梨园杯”全国豫剧歌唱比赛上遇到了她。那一刻,她激动得说不出来,只紧握着常老师的手,这份幸福感充盈全身。在接下来的几次机会中,她继续学习,并最终获得“香玉杯”的荣誉,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和认可。
创业伊始百事艰
然而,当她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时,却遭到了亲友们强烈反对。她坚定地认为,即使面对困难,也要把梦想实现。当她向常香玉老师寻求建议时,被鼓励去追随自己的梦想,并且成功地筹集资金成立公司,无论是在学术还是职业道路上的选择都让她变得更加坚定。
尽管如此,当索海燕决定独自开设一家公司时,与其它草根班子相比,其标准远高于许多其他企业。不仅如此,还不得不抵押房产并花费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像一切美好的开始一样,但是却遭遇了一连串意料之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几乎摧毁了她的整个计划。但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止这位女性用坚韧和决心克服障碍,以此证明无论何种困难,都不能打败那些真正想要成功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