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中的20个超级吝啬鬼
古代的富贵之吝啬者,数不胜数。据史料记载,我们挑选出十位在官场上极为节俭的古人,他们以其吝啬著称。以下是其中几位:
⒈曹洪,是三国时期曹操堂弟,以忠心耿耿闻名。他曾多次冒生命危险救曹操,并随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封为都护将军、卫将军和骠骑将军。此人虽有权势,却对金钱持有极高警惕。他甚至存储月度支款于县中,而自己的储备连曹操本人也自认不足。
一件事情令我们看到了他的吝啬导致后果:当魏文帝还未即位时,他找曹洪借了一百匹绢,但遭到拒绝。愤怒的太子(后来的魏文帝)因而对曹洪怀恨在心,最终即位后,将他下狱并处罚。但幸运的是,得到了卞太后的求情才免于一死,只是失去了官职和爵位。
⒉王戎,在西晋时代以其超凡脱俗的节俭著称。《世说新语》中提到,当他的侄子结婚时,他只给了侄子一件单衣,因为怕浪费。不过,由于内疚,他又跑回去要回来。这份吝啬甚至延伸至对亲生女儿。在她嫁给裴家的公子之前,她从父亲那里借了几万钱却忘记归还,这让王戎感到不悦,直到女儿归还了这笔钱。
尽管身居高位且富甲一方,如同洛阳城下的无与伦比之物,但王戎仍然对日常消费毫无兴趣,他更关注的是让现有的资产产生更多收益。他种植出的优质李子竟被他出售,而为了防止人们用这些李子作为种植其他好的李子的原材料,他事先把核取出。而晚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散筹算计”,显示出了他的精明细致和强烈节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