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红色经典故事中的古代十大吝啬鬼竟然比你想象的还要吝啬
古代的富贵之人中,有些人以其超乎常人的吝啬著称。据史书记载,我们精心挑选出了十位在财富和权力方面极为显赫却又异常吝啬的官员,供大家品味历史上的奇闻趣事。
曹洪:三国时期曹操的堂弟,以舍命救曹操著称,被封为都护将军、卫将军、骠骑将军,并转封都阳侯。他不仅善于敛财,而且以此几乎失去了性命。当年魏文帝曹丕借一百匹绢时,曹洪拒绝借出,最终惹恼了太子,后来差点被处死,只因卞太后的求情才免于一死。
王戎:西晋名士,因生性吝啬而臭名远播。在侄女结婚时,他只送了一件单衣,还追回了去。即使对自己的女儿也如此小气,当女儿嫁给裴家的公子,她忘记归还他数万金钱,他才释然。而王戎虽然家境富裕,对日常消费毫无兴趣,每晚最喜欢做的是“散筹算计”。
李密:唐朝初年的李密,是个有才能的人,但他的私生活极其节俭。一天,他与朋友共饮酒席,那时候的酒价昂贵到令人难以置信。李密为了节省开销,一直喝着老旧的葡萄酒,因为害怕新鲜的葡萄酒会耗尽家中的储备。
张良:东汉末年的大臣张良,以其严肃谨慎著称。在一次宴席上,有人提议用珍贵的手帕擦拭脸部汗水,而张良则提出用布料替换,这让当时的人们感到十分惊讶。
刘邦:汉高祖刘邦,在得知自己即将继承楚国遗产后,不但没有大肆挥霍,反而利用这笔巨资扩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秦末起义领袖,从此走向统治中国千年的皇室地位。
邓晨:南宋末年的邓晨,以其过分的小气著称。他有一次在宴席上看到别人吃烤鸭,便立刻叫人买下烤好的鸭子,然后把鸭子的内脏全拿出来卖掉,只留下骨架作为食物,这种行为让人们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贾逵:东汉末年的大臣贾逵,也是非常节俭的一个人物。一天,他的一位宾客因为不习惯寒冷,便要求加温,而贾逵竟然说:“我家里的火炉已经很少烧火了。”并且坚持要宾客穿戴厚重衣物才能进门,即便是到了冬季也是如此。
赵达:明朝初年的赵达,以其深沉寡言著称。他曾经在一个寒冷夜里,让仆从取暖,用木炭取暖,但是他本人却坐在冰凉的地板上,说:“我身边有书籍,我就不需要什么其他东西。”
黄宗羲(黄桧):清初学者黄宗羲(黄桧)也是一位特别吝啬的人。据说他有一次偶然发现一个空瓶,就立即收起来,说这是未来的茶杯,不愿意浪费任何东西,即使它只是一个破碎残渣也不例外。
陆游(陆羽):北宋诗人陆游,也是一个非常节约的人之一。他认为每个花费都是浪费,因此总是尽量减少家庭开支。但有一次,由于误以为妻子的药方需要特制药材,所以产生了大量费用之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样的药方所需。这件事让他的妻子和孩子对他的小气感到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