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吝啬鬼的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夸张演讲稿
古代十大吝啬官员的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夸张演讲稿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传奇和奇迹交织而成。然而,在这繁华与辉煌之中,也有一些令人唏嘘的例子,那就是那些以吝啬著称的官员们。他们有的身居高位,有的富甲一方,但却因过分吝啬而失去了一份人的情感和同情。在此,我们将根据史料选取十名最为典型且令人扼腕叹息的古代官员,以期让后人反思。
⒈曹洪
曹洪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忠诚将领,他曾多次冒死救驾,并伴随着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封为都护将军。然而,这位曾经被视为英雄的人,却因为其极端的吝啬而备受争议。当时,每月发放给属下的一部分俸禄,由于曹洪对钱财如命,他甚至不愿意使用自己的储蓄来支付这些必要开支,而是强迫每个县存放一部分资金,这样做连曹操本人也感到困难重重。
《魏略》记载,尽管曹洪以其精明能干闻名,但他的敛财手段却让他成为当时所有臣子中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却因为这种过度贪婪几乎丢了性命。
一次事件导致了他的惨剧:
那是在魏文帝即位前夕,太子请求借用100匹绢帛作为服饰。而为了避免借出自己辛勤积累的大笔款项,曹洪百般推托,最终激怒了太子。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当太子登基后,即刻逮捕了这个堂叔,将他囚禁起来准备处罚。但幸运的是,由于卞太后的求情,他才得以逃脱死亡,只不过遭受削职、爵级降低等惩罚。
⒉王戎
西晋时期王戎,因其生性极端吝啬,被《世说新语》中的“俭啬”章节所记载。他的一个侄女结婚,作为伯父应尽义务地送上了一件单衣。但事后他又心疼,不甘心,便回收了那件衣服。此外,即使面对亲生女儿嫁入裴家公子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慷慨相助,而是从女儿那里借出了几万金钱,并要求归还。这引起了父亲不满,但女儿及时归还钱财,使得父亲稍作释然。
尽管拥有巨额资产,《世说新语》描述王戎拥有无数庄园、奴仆以及丰厚的地产和水利设备,可见其财富之大;但对于日常生活上的消费,他始终保持冷漠,对待任何形式的小费或馈赠都不肯轻易掏腰包。
在家里种植出优质李子的情况下,他选择出售,因为害怕别人利用这些李子培育出更好的果实,因此提前从果实中移除核心。他夜晚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与夫人一起点灯计算账目,一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