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科研工作正式启动敢为人先 才能创业科技湘军勇登攀第四集创新同步亮相
在广袤的田野、湖海和山川间,浩瀚的天空与神秘深海中,从国家所需到人民所盼望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湖湘科技工作者奋斗不息。他们在三湘这片创新热土上,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了青春和热血,创造了辉煌成就。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特别策划了一部十集系列特别节目《科技湘军勇登攀》,通过讲述十位湖湘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回顾了湖南科技创新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以身许国、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这不仅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也点燃了三湘大地上的创新热情。
今天,我们推出了第四集《创新》,以山河智能创始人何清华为主角,讲述他和其他湖湘科技工作者如何敢于前行、自主创新的故事,他们引领中国制造跃上世界级台阶。
2000年前后,在长沙掀起了一股“创业潮”,100多位专家教授带着科研成果下海办企业。在岳麓山下种下的这些创业之子之一是何清华。他1999年时还是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教授,就创建了山河智能,这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面对低谷期的工程机械行业,何清华将目标放在挖掘机上。一台挖掘机由千余零件组成,是工程机械中的排头兵产品。当时国内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于是,他决定自己研究,没有配套供应则自己创建。2001年,小型挖掘机领域就是这样一个开始。他带领团队研究改进,不眠夜奋战4个月,最终造出第一款小型挖掘机,这款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使山河智能成为国内首家达到现代标准的小型挖掘机生产商。
早在初创阶段,何清华就提出了“先导式创新”理念:不是简单跟随市场,而是瞄准尚未形成市场需求的地方进行自主研发,以此引领市场消费。“不做追随者,要做引领者”。坚持这一理念,山河智能始终走自主创新之路,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及持续创新构建先导式模式,并设计制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工程机械产品。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如今从地下到地面,从水中到空中,由何清华团队研制出的超过2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产品,让山河智能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而当初种下的那颗颗种子,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如同隆平高科、博云新材等一批由湖南科技工作者成立或领导的大企业,它们用自己的高水平技术和产品,在世界舞台上唱响“麓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