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院院长倡导创新推动傩戏文化传承革新
池州傩戏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其以古朴淳厚的魅力打动人心。73岁的老艺人唐茂华,身体硬朗,聊起傩戏,有说不完的话。他是池州傩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池州傩面具吸收和融汇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雕、绘画等内容,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华。唐茂华说:“现在从事傩戲的藝人基本上都是我的學生。表演傩戲一辈子了,不會丢了它,也舍不得丢。我已經把傩戲的真經傳授給了我的兒子和徒弟們,我死了之後,他們可以代替我,繼續把傩戲傳承下去。”
“在池州有‘無 傳統劇目有《劉文龍》《孟姜女》《章文選》等。在唐茂華的大熏陶下,他的小孩從事於 傳統劇目還有一些新的創作,如大型舞台劇《千年節》,這樣既保留了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又增加了一些現代元素,使得這門中國特色的古老藝術更加現代化。
但是,這一民間瑰寶曾一度濒临失傳。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伊始,池州市便組織專業人員從地方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間的 傳統劇目如今通過與現代燈光、小提琴等科技相結合,創作出了更多具有時代感和觀賞性的作品。
現在,這部歷時80分鐘的大型舞台劇《千年節》,已經走出國門,在韓國、日本等地成功舉行,並且獲得廣泛好評。這讓我們看到了 傳統藝術如何通過創新方式獲得新的生命力,也讓更多的人對這個被稱為“戲曲活化石”的中國地方戲曲產生興趣。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要讓这门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更多支持,比如财政投入,以及建立相关培训机构,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才来学习并继续这个传统艺术。此外,将这种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形式带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到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目标。而河南豫剧院作为推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其院长对此持积极态度,并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和发展这些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