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数据驱动索海燕电影中豫剧老子儿子弦子全场演绎

数据驱动索海燕电影中豫剧老子儿子弦子全场演绎

在河南省的艺术表演团体中,有一个成立于1999年的民营剧团,八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广大城乡,演出2500多场。他们由刚开始只能演出四、五个剧目,到现在能演出20台不重样的大戏。从建团之初只有十几个戏箱的物资,发展到现在拥有90多个戏箱的演出装备。这个剧团,就是以青年表演艺术家索海燕为团长的河南海燕豫剧团。

自幼就是小戏迷

索海燕(图)是河北省磁县人,生于1967年。此地临近河南安阳,生活习惯同于豫北,老百姓爱看豫剧。索海燕自幼就是一个小戏迷,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就站在电线杆旁边听广播中的戏曲节目,全神贯注,如痴如迷。她还记得放学后,只要高音喇叭播出戏曲节目,她就挤进去看。

1976年,磁县戏校招生,当时10岁的小女孩索海燕考入了这所学校,这里有着严格的训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她学习唱做念打,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必须做得一丝不苟,不仅如此,还要掌握各种基本功和文武双全。这正是她后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舞台艺术家的基础。

1981年毕业后,与冯顺英一起被分配到磁县豫剧团当演员。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一直在不同的舞台上默默奉献,从未间断过对艺术事业的热爱与投入。

有幸拜师常香玉

自10岁起,就知道戲界有一位名叫常香玉的人才,并梦想见面。14年的等待终于结束,在“梨园杯”全国豫剧演唱大赛上荣获金奖,由常老师亲手颁发。她激动得说不出来,但常香玉的大方心态让她感到温暖。那时候,她参加第六届香玉杯艺术奖评选,以崔兰田派《桃花庵》和陈素真派《宇宙锋》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第一名,并且获得了由杨尚昆题写杯名的“香玉杯”。

1998年6月6日,是终生难忘的一天,那天上午,在郑州举行了一次重要仪式——常香玉收取自己为徒。当时75岁高龄的大师仍然精神矍铄,对学生充满信心。她说:“我所以收你为徒,因为你是一个品德良好、艺术素质优秀的青年。”那一年75岁的大师,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她的学生们:“我们作为农民,要把地种好;作为工人,要把工做好,我们作为演员,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条件,都要把戏演好。”

创业伊始百事艰

对于一位即将踏入社会并寻求独立道路上的青年艺人来说,这是一段艰辛而又充满挑战的情路。一时间,他陷入了更大的困惑。他决定自己办一个类似古代文人的行会,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他抵押房产借款30万元,为此他倾尽所有。但他的决心并没有因为困难而动摇,最终,他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带领他的同伴们走向成功之路。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他曾经渴望看到却始终未曾实现的小镇,而那个小镇,却成为了他最深刻回忆之一。而这个过程中,他也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希望,以及如何用智慧去应对每一次挑战。

标签:

猜你喜欢

嫘祖 古代文化底蕴探...
古代文化底蕴探究:神话故事30篇的民族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 一、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神话故事不仅是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
中国神话故事视频动画片 古代名人历史故...
传统年俗:常州的“人口团子”与汤和的故事 在中国的古代,过年不仅仅是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其中,常州有着一段独特的习俗,那就是做“...
儒林外史 仝婷黄梅戏旦行...
我进入戏校后,经历了艰苦的学艺生活,这段时间里,我迅速成长,最感激的是孙清足老师和程国金老师夫妻俩。刚开始时,我总是找不到正确的发声方法,但这两位老师对我...
寓言故事大全集 介绍中国民间故...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过年不仅仅是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更是一种对过去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其中,有一个与汤和相关的神话故事,被称为“人口团子”的风俗,至今仍被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