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又何时公元前279年也只是个结局
田文,好客养士的齐国贵族,他在薛邑招揽宾客与犯罪逃亡之人,吸引了众多归附者。无论是宾客还是逃犯,都能得到他的丰厚待遇,使得天下的贤士竞相向往。他拥有几千名食客,无论贵贱,一律平等待遇。每当接待宾客时,田文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记录谈话内容,并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中问候、送礼。
有一次,一个遮住灯光的宾客因而恼怒,但田文亲自端着饭食,与他对比,让那位恼火的宾客惭愧至极,以刎颈表示谢罪。因此,不少贤士选择归附于田文。无论何种身份的人都能感受到田文的热情接纳,没有所谓的亲疏,而是给予优厚待遇,因此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与田文关系密切。
司马迁评价孟尝君:“我曾经去过薛县,那里的习俗大多数暴躁不仁,与邹鲁地区不同。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孟尝君招纳了天下所有侠义之士,在薛县居住的人家有六万余户。这世上的传言孟尝君喜欢款待并自得其乐,这名声并不虚假’。”曹植则赞美道:“若是像田文、无忌那样豪放,那便是古代俊杰中的佼佼者,他们以仁扬义,以道艺飞扬,有如游云志高,不拘一格;抗拒诸侯,如同驾驭四方;挥洒衣袂,则九野生风;慷慨激昂,则气象辉煌。”
通过这样的招抚和态度,即使最为倔强或暴躁的人也会被感动,最终选择归顺于他。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好客养士”的齐国贵族 田 文 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是对一种特殊方式生活方式的一种赞美,也是一种对人的理解力和宽容力的深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