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曲四大名家之许衡(1209年1281年)
许衡,金末元初的杰出理学家与教育家,他在1209年5月8日于新郑县城西阳缓里(今辛店镇许岗村)诞生。祖籍为河内县沁北村(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北鲁村),由于战乱迫使家庭搬迁至新郑。他出生入世务农之家,却因天资聪颖,从小便展现出了学习的热情。在七岁时就进入了学校,面对老师关于考科举的回答,他不满足地追问:“仅仅是这样?”这让老师惊叹于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衡不断更换老师,最终自己也成为了知识渴望者所向往的人才。然而,由于家庭贫困,他常常远涉千里借书抄书,以获取更多宝贵知识。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他获得了一部解释《书经》的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研究。这段期间,即便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许衡仍坚持不懈地阅读和思考。
1233年的那场战争将他带到了洛阳,再次渡过黄河回到故乡。当时正值兵荒马乱,但他依旧保持着学子的精神,在不同的地方探索和学习。他还从姚枢那里得到了程颐、程颢及朱熹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他移居苏门山,与姚枢、窦默共同讨论各种学术问题,他们的话题广泛涉及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等多个领域。
“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这是许衡对于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也是他生活中的真实行动。他曾被邀请到大名府讲学,因其恭谨执教风格而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并且给自己的讲座处设立了“鲁斋”。随后,被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在京兆地区广建学校,为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当时局势动荡,但他的事业并未因此而受阻,而是继续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着自己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