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国学经典诵读之人也他又何曾不背诵诗书
黄公望,元代之杰出画家、书法家,以其深厚的国学根基和艺术造诣,成为了元四大家中的重要一员。原名陆坚,后因被黄乐收养而改姓为黄,并得字子久,号一峰。在他的生命故事中,有着一段曲折与传奇。据说,他在十岁时,便被永嘉人黄乐所收养,而当时的黄乐年事已高达九十岁。见他聪明伶俐,不禁喜出望外地称:“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名字。
关于他名字与字的来历,则颇具趣味性质。当时有友人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这句赞美的话,让父亲感到非常高兴,从而取名为“公望”,并以“子久”作为他的字。这份名字背后的故事,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在他的生活旅程中,他曾经做过小吏,但因故入狱,最终隐居江湖。他不仅工书法善诗词、散曲,而且50岁之后才开始涉足山水画,其作品多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等人的风格。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大量创作使得他自成一家的风格日益显著。他常携带纸笔描绘周遭自然景色,如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以草籀笔法融入水墨浅绛两种面貌,使得作品简远逸迈,与世无争。这样的艺术气息,使得他的每一次挥洒,都充满了苍劲高旷之气势,以及雄秀无比之魅力。
至于他最后安葬的地方,那正是常熟西门外虞山脚下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他生前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心灵的一部分,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积淀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位大痴道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生活哲学上都是一次深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