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中国教育科研网陪嫦娥长大的院士头发全白了

中国教育科研网陪嫦娥长大的院士头发全白了

6月2日,我亲眼见证了嫦娥六号的成功着陆。图为着陆上合体后太阳翼帆板展开的模拟动画,嫦娥六号稳稳落在月面。我所在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此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众航天人中,有一位我熟悉的老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留学生,叶培建学成归国,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他从小便知国家强大有多重要,“一个国家不强大不行,我得做一点事情。”叶培建亲历并参与了多个航天重大工程的科研攻关,不少航天人笑称:“有叶院士在,才踏实。”

然而,叶培建总是说:“我是个干活的,扛得住要扛,扛不住也要扛。”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当时年近60岁的叶培建老将出马,为“嫦娥一号”卫星担任总设计师兼总指挥。面对技术封锁,他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科研团队,从零开始,“我们就是靠航天精神。拼!”

2020年12月3日深夜23时许,我窗外寒气袭人,而窗内是一片忙碌。指令名称不断变化,大目标飞控计划渐次更新……一串串数据印在我的厚厚镜片上23时10分空气凝固般寂静几秒过后,大厅里爆发出雷鸣般掌声嫦娥五号获取了月球样品成功从月面起飞而我却站不起来几个小时久坐腰部疼痛让只能瘫坐在椅子上。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一直坚守两个信条,一是始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二是全体人员都要“捕风捉影”,指的是不放过一点点问题苗头放过则可能造成致命危险。

为叶培建院士点赞!致敬中国航天人!

标签:

猜你喜欢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丰坊书法墨迹字...
丰坊,明代书家,以字存礼、人翁著称。其书法风格以枯笔为主,腕力强劲,但在笔势上略显不足。丰坊擅长草书,并精通篆刻和山水画。他晚年因疾病影响了手臂的灵活性,...
红色经典小故事 梁漱溟国学经典...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梁漱溟是一位深受敬仰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生平简介如同一部丰富多彩的传奇,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
入木三分的故事 古代智慧的传说...
一、华佗的生平与事迹 华佗,字仲举,东汉末年人,是著名的医者,也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军事 strategist。出身于河南濮阳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在年轻时就...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穿越时空的爱一...
在遥远的古代,时间仿佛是一面镜子,反射着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历史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构成,它们就像星辰一样璀璨,却又被岁月所覆盖。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这样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