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希在太谷宋家大院中习拳实录拳法与古董的共鸣
张瑞希探索宋家大院中的形意拳传承:与古董的共鸣
在山西太谷的朝阳道94号,宋家大院犹如一座活化石,保存着形意拳的传统文化和武术精髓。这个梦想般的地方吸引了我,我决心投身于宋门,学习这门悠久的形意拳。我迅速赶往太谷,与宋氏形意拳嫡传后人宋光华老先生相遇。在他谦虚、从容、威严的气质中,我感受到了宽宏博大的精神。
通过习练中华传统武术,我不仅实现了健身与修身,而且得以见证了一位真正高手——宋老。他展现出的风采,是一个可见而真实的标杆,为我揭开了对传统武术深厚敬仰之情。
宋氏形意拳的一大特点是强调内功四经来指导拳学实践,使习练者有了一套清晰可行的标准。我按照《宋氏形意拳》这本教材开始我的学习,从基础三体式桩功开始,每个细节都需反复研究并加以演练。每当遇到疑问,无论多么简单或复杂,都会得到耐心解答。这份师恩浩荡,让我感到无比感激。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逐渐适应了三体式要求,对五行拳也产生了兴趣,但仍然遵循规矩,不敢轻易进入下一步。五行时同样强调规矩,即使在静态和动态之间也有明显差别,这些都是来自前辈的心血和生命代价,而这些宝贵习练规则正是让我们视为瑰宝。
除了基本功训练,还有准备活动、韧性、灵活性的锻炼,这些内容在《续》中有专题篇幅。我依照这些规定,每次练琴前的必修课,对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如脚踝关节灵活性增强,对腿部动作至关重要。
虽然距离标准还远,但每一次回头再看,就能发现自己的理解越来越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确认自己明白之后,再用功习练即可。而对于那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及时调整,以免养成坏习惯影响今后的进步,这也是许多同道者常说的“改难于治”。
尽管忙碌工作让我经常挤占锻炼时间,但坚持下来还是能够看到效果。形式灵活,可零碎时间就能进行;健康益处丰富,不但保持身体状态,还能促进日常生活质量提升;文化内涵丰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体验,有趣无穷且修身修心皆利。
回到太谷,每次回到那片熟悉的地方,都有一种归属感,与师父、师母以及来自各地爱好者的交流,让我感觉到尊师重道和积极向上氛围所带来的正能量。那里的主人,尤其是主人的道德情操,其修养与整体氛围息息相关,就像“无念之境”一样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惬意和谐。
此刻,在这个充满智慧与力量的地方,我更加确定,一定要继续追寻这一条道路,将个人境界提升至更高层次,那才是我追求的心理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