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中国古代先后出现的朝代中的璀璨明珠1209年1281年
许衡:金末元初的学术界巨擘与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在1209年5月8日,许衡诞生于河南省新郑县城西阳缓里,这个后来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的男孩,其祖籍为怀庆路河内县沁北村。出生不久,战乱迫使他的家族迁居到新郑。
从小,许衡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他在七岁那年就开始了学习之旅。在那个时代,当老师回答他读书是为了考科举时,他提出了深入的问题,这让老师大为惊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断地向不同的老师请教,并且对知识有着极高的追求。
由于家庭贫困,他不得不远涉千里去借书或抄写。他曾经偶然间看到了一本解释《书经》的书,便将其手抄下来细致地研究。此外,在逃难途中,他还得到了王弼注释的《易经》一部。这段时期,即便是在兵荒马乱之中,许衡依然坚持阅读和思考。
随着蒙古军队临近新郑,当地居民纷纷撤离,但许衡选择留下,与众人一起渡过黄河,最终回到故乡。之后,他先后前往鲁、魏等地,在这些地方他继续深造并广交朋友。在柳城期间,他还获得了程颐、程颢及朱熹等著作的大量知识,从而受益匪浅。
最终,许衡定居在辉县附近的一座山丘上,那里的生活充满了学问讨论与友情交流。他曾说:“如果国家中的纲常伦理被废除,我们普通百姓也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他的言行一致,不仅在理论上强调社会秩序,而且实际行动中也践行这一信念。
1254年,被忽必烈封于秦中的时候,忽必烈召唤他担任京兆提学。在京兆地区,许衡建立了许多学校,以此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忽必烈南征时,尽管许多学者希望他留下,但最终还是送他回到了怀庆路。